時間:2024-08-02 17:00
講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情懷白鹿原
時間:2024-08-18 星期日 14:00
地點: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大劇場
門票價格:280,380,480,680,880
白鹿原,西安市境內黃土臺原,
因傳說周平王遷都洛陽途中,
曾見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
白鹿原—在關中境內一塊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
陳忠實先生用一部50余萬字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將這里的風土人情,
精神風貌,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同時更折射出關中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對于這里,從古至今都有著講不完的故事,和道不盡的情懷。
中國話劇新的巔峰
陜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是中國話劇新的巔峰,
也是陳忠實先生生前最滿意的一個版本。
作為描寫老陜人自己生活的一部文學巨作,
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現(xiàn)代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
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
很多人都曾看過小說《白鹿原》,
這部50萬字的文學著作,
由陳忠實先生歷時6年創(chuàng)作,
不僅講述了近半個世紀陜西農民生活變遷史,
更重要的是,
它展現(xiàn)著這方黃土上獨有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底蘊。
展現(xiàn)老陜個性
地道陜西方言演繹
陜西人的故事當然要用陜西話來述說,
陳忠實先生在《白鹿原》小說中,
就使用了大量的陜西方言,
如“瞀亂”、“燒包”、“麻迷”等等,
改編成劇的《白鹿原》,
說的自然也應是陜西方言。
然而,
不論是電影《白鹿原》,
還是北京人藝2006年上演的話劇《白鹿原》,
非陜西演員的方言演繹,
始終是大家顧慮和質疑的因素。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
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當然要由這片土地上的人來演才對味兒。
陜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
拋棄了明星策略,
大膽啟用全陜西演員陣容出演,
演員不僅要求說陜西話,
還專門請了方言指導老師,
要求把偏向藍田味兒的純正“白鹿原口音”展現(xiàn)出來。
而演員骨子里自帶的那種陜西人“生冷蹭倔”的個性,
才成就了最真實的“白鹿原人” 。
有觀眾在看完后評論說:
“舞臺上根本沒有演員,
舞臺上就是一群白鹿原的村民,
看完根本記不住演員,
因為他們就是小說中的那個人物!”
展現(xiàn)陜西村民形象
妙用“歌隊”形式
在陜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中,
群眾演員以“歌隊”的形式出現(xiàn)在舞臺,
他們完美融合在每一個規(guī)定的劇情中,
在戲中起著抒情、闡述、強化、推進等作用,
以旁觀者、傾聽者的身份給出評論、
闡述事件、體現(xiàn)傳統(tǒng)觀念。
他們代表眾村民的“議論”,
體現(xiàn)著特有的中國鄉(xiāng)情,
也展現(xiàn)著千姿百態(tài)的陜西關中村民形象。
浸透關中文化精魂
精致的舞美設計
話劇《白鹿原》的舞美設計師黃楷夫堅信,
完美的細節(jié)需要時間的錘煉,
他用整整一年的時間,
和導演天天泡在一起,
在舞美設計融入時代、地域、
風情、民俗諸多元素,
把每一件道具,每一個景片,
都手工做成模型,
細細推敲場景的起承轉合、人員調度。
現(xiàn)場不管是高聳逼人的牌樓,
還是威嚴肅穆的祠堂,
精致細膩的屋檐,
一鱗一爪都在訴說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都浸透著傳統(tǒng)關中文化的精魂。
而現(xiàn)場每個場景轉換都與劇情緊密結合,
在觀眾的眼皮底下同步變幻,
空間隨意跳轉在白家、鹿家、
朱家、祠堂、農協(xié)大會等,
故事更加緊湊且異彩紛呈創(chuàng)意巧妙,
讓觀眾目不暇接,
猶如逐步打開的歷史畫卷,
關中之風撲面而來。
音樂加入“老腔”
完成點睛之筆
在音樂設計上,
陜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也獨具匠心,
加入了陜西獨有的“老腔”。
作曲家趙曉丹開始刻意沒有著急去看劇本,
而是通讀了若干遍原著,
“讀后靜下來,
漸漸一些細節(jié)已經被模糊掉了,
但有些冰山一角卻依舊矗立在水面之上,
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最不能忘卻的意象。”
于是,老腔的使用在劇中不僅不泛濫,
甚至很克制,
華陰老腔不再僅僅是吸引觀眾的噱頭,
而是深深的融入到戲劇中,
成為真實的白鹿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在《白鹿原》演出中,
舞臺上僅僅用了老腔《人面桃花》中的四句,
給人的感覺隱約有老腔滑過,
但又似乎聽不出來,
一如原上的人一個個走了,
唯祠堂內魂魄不散。
每當劇場響起由白毛演唱的“人面桃花”時,
劇場內瞬時淚崩,
掌聲雷動。
為劇情推波助瀾的老腔,
與劇情完美結合,
并完成了最后高潮部分的一擊。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09:00 —17:00 官方電話:400-800-7000
豫ICP備17045325號-1